【概要描述】 3月7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舉行記者會,邀請解振華、秦大河、吳曉青、胡存智、白巖松5位全國政協委員就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回答記者提問。 在歷時一小時左右的時間里,5位政協委員就霧霾成因與防治、氣候變化和中國貢獻、城鎮化建設用地控制、綠色生活等話題,結合自身工作實際,一一作答。 談霧霾成因:人類活動是主因,氣象條件十分重要 “霧和霾是兩回事,霧是水蒸氣,霾是顆粒物,主要是由人類活動排放引起的
【概要描述】 3月7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舉行記者會,邀請解振華、秦大河、吳曉青、胡存智、白巖松5位全國政協委員就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回答記者提問。 在歷時一小時左右的時間里,5位政協委員就霧霾成因與防治、氣候變化和中國貢獻、城鎮化建設用地控制、綠色生活等話題,結合自身工作實際,一一作答。 談霧霾成因:人類活動是主因,氣象條件十分重要 “霧和霾是兩回事,霧是水蒸氣,霾是顆粒物,主要是由人類活動排放引起的
3月7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舉行記者會,邀請解振華、秦大河、吳曉青、胡存智、白巖松5位全國政協委員就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回答記者提問。
在歷時一小時左右的時間里,5位政協委員就霧霾成因與防治、氣候變化和中國貢獻、城鎮化建設用地控制、綠色生活等話題,結合自身工作實際,一一作答。
談霧霾成因:人類活動是主因,氣象條件十分重要
“霧和霾是兩回事,霧是水蒸氣,霾是顆粒物,主要是由人類活動排放引起的。”針對城市污染源和霧霾成因問題,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解釋說。
秦大河介紹,從全國來看,燃煤排放是顆粒物的主要來源,散煤散燒和煤炭不能清潔利用是造成中國城市霧霾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汽車尾氣排放也是大氣污染主要來源之一。
秦大河強調,像北京這樣的城市,建筑工地機械的排放、黃標車以及采暖季在城市周邊的散煤燃燒等也是造成污染的重要原因。從氣象條件來看,霧霾的成因和大氣環流以及全球變暖也有一定關系。
“霧霾是人類活動引起的,氣象條件也非常重要。”秦大河表示。
談氣候變化:中國為全球碳減排做出積極貢獻
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方面一直持積極態度。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解振華表示,2015年全球碳排放沒有增加,主要貢獻來自中國。
“和國際通用做法一樣,中國主要是通過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提高能源利用率、發展可再生能源和調整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等措施來降碳。”解振華解釋說,中國之所以提出2030年左右出現峰值,跟國家的經濟發展階段有直接關系。
談環境指標:新老指標共同組成考核體系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首次將PM2.5寫入指標,資源環境指標由8項增加到10項。
“新老指標共同組成了考核指標體系,這些約束性指標使對環境質量的指標考核更加全面、更加完善。同時,新老指標和老百姓息息相關,體現了科學性。”在對約束性指標進行評價的同時,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也坦言,完成指標考核要付出辛勤勞動和努力。
對于總理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的“十三五”期間我國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超過80%的目標,吳曉青給出了4個方面的建議:明確責任,嚴格考核問責,嚴格執法,全社會公開監督。
談城鎮化建設:劃定“三條紅線”防治城市病
全國政協委員、國土資源部原副部長胡存智介紹,實行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制”是實現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胡存智說,在具體發展中,對城鎮化的發展,通過劃定“三條紅線”——基本農田紅線、城市擴展邊界、生態紅線,來優化城市的發展格局,防止“攤大餅”式的發展,從而防治城市病。
胡存智介紹,建設用地總量的控制有利于人的城鎮化。在新型城鎮化發展中可以落實人、錢、地掛鉤政策,使城市規模和人口同步發展,從而促進新城鎮更好地發展。建設用地總量的控制有利于資源的利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形成更好的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城市建設形態,提高城市的發展質量。
談綠色生活:從身邊小事做起
改善環境質量除了政府的重視和相關部門的努力,公眾參與也必不可少。如何使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新聞評論部主持人、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白巖松用“蜜蜂”來形容。“不僅自己去采蜜還要去散播花粉,讓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沒有綠色的生活方式很難有真正的青山綠水。”白巖松說。
白巖松表示,踐行綠色的生活方式,首先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少用一張紙巾,多乘坐公共交通,減少塑料袋的使用等。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上海澳门所有的游戏网站大全(集團)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
021-35120259
郵箱地址:
sepg@leidiao-wh.com
網站地址:
www.leidiao-wh.com
公司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通路118號天盛廣場A座22樓
版權所有:上海澳门所有的游戏网站大全(集團)有限公司 滬ICP備08011612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