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门所有的游戏网站大全黨百年華誕之際、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充分體現了澳门所有的游戏网站大全黨重視和善于運用歷史規律的高度政治自覺以及澳门所有的游戏网站大全黨牢記初心使命、繼往開來的自信擔當。氣象事業是黨領導下的科技型、基礎性社會公益事業,新時代氣象工作必須從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中汲取偉大智慧和前進力量,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中國氣象事業7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遵循,牢牢把握氣象工作關系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戰略定位,更好地推動高質量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作出氣象新貢獻。
一、在黨的領導下,氣象服務國家服務人民成效顯著
人民氣象事業自1945年從延安起步,始終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發展大局,與黨和國家發展同心同向、同頻共振。在黨的領導下,氣象工作為促進國家發展進步、保障改善民生、防災減災救災等作出了積極貢獻。
面向生命安全,全力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推動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和多部門共享共用的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準確及時高效的氣象監測預警在防災減災救災中發揮了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因氣象災害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和經濟損失大幅下降。
面向生產發展,積極服務各行業各領域。主動服務國家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發展戰略以及農業、交通、水利、能源等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和領域,努力保障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活動以及南水北調、載人航天等重大工程,氣象服務領域已拓展到幾十個部門、融入上百個行業、覆蓋億萬用戶,有效發揮了服務經濟發展新格局的積極作用。
面向生活富裕,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氣象需求。緊緊圍繞人民群眾需求,加快氣象服務供給側改革,大力發展智慧氣象服務,不斷提升服務的準確性、及時性和有效性。氣象服務公眾覆蓋率達到99%,公眾滿意度達到90分以上,人民群眾對氣象服務的獲得感、安全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有效發揮了保障改善民生的作用。
面向生態良好,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氣象服務。構建了覆蓋多領域的生態文明氣象服務保障體系,打造了氣候資源保護利用、氣候可行性論證、大氣污染防治、生態修復保護等多領域氣象服務產品,加強應對氣候變化以及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氣象支撐,為保障國家氣候安全、生態文明建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貢獻氣象智慧,有力促進了可持續發展。
二、牢記初心使命,準確把握新時代氣象工作的戰略定位
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氣象工作面臨新形勢和新要求,必須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氣象工作關系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戰略定位,用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服務國家、服務人民。
氣象工作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線。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氣象災害損失占各類自然災害損失的70%以上,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隨著氣象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氣象監測預報預警服務能力的提升,氣象防災減災設施和服務已成為國家基礎設施和安全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筑牢氣象防線。
氣象工作是保障生產發展的重要基礎力量。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氣象條件影響和制約社會生產過程的各環節。特別是現代農業、交通運輸業、能源產業、海洋經濟等戰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對氣象精密監測、精準預報和精細服務的依賴和需求越來越大,氣象的生產要素屬性愈加凸顯,氣象信息和科技服務的效用日益突出,已成為助力生產發展的重要基礎力量。
氣象工作是保障生活富裕的基本民生服務。公眾氣象服務已成為關系民生福祉的基本公共服務,用之不覺,失之難存。隨著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民群眾對氣象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和個性化,希望獲得更準確、更及時、更貼心的氣象服務。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氣象服務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氣象工作的“國之大者”,也是氣象部門落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一線和窗口。
氣象工作是保障生態良好的重要支撐。大氣是自然生態系統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山水林田湖草沙冰,驅動和影響其生成、發展和演變。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這其中每個環節都需要氣象工作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和服務保障。
三、推進氣象強國建設,以氣象高質量發展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是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也是開啟氣象強國建設的號令,必須加快推進氣象強國建設,更好地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
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思想上真正認同、認識上不斷深化、行動上有力落實,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發揚優良傳統,握好新時代氣象工作者的“接力棒”,肩負起推動新時代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使命。
大力加強氣象科技創新。將科技創新作為氣象強國建設的核心和戰略支撐,完善氣象科技創新新型舉國體制,對標國際一流水平打造氣象科技創新高地。加強氣象科學基礎研究,圍繞地球系統數值預報模式、極端災害性天氣、氣候變化及其應對等領域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氣象科技國際合作,加強氣象創新平臺建設。
持續提升氣象業務能力。以預報精準為“龍頭”帶動提升監測精密和服務精細能力,構建陸海空天一體化、協同高效的精密氣象監測系統,大力發展自主可控的地球系統數值預報模式,構建無縫隙、全覆蓋、智能化的精準預報體系,加強面向重點行業、領域、流域、區域的氣象監測預報能力以及氣象災害風險預警能力。加強世界氣象中心(北京)建設,履行世界氣象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全球和區域監測預報服務職責。加強現代信息技術與氣象工作的深度融合應用,建設國際一流的地球系統大數據業務中心,發揮氣象監測在數字中國中的基礎設施定位和作用,以氣象信息化驅動氣象現代化。
著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氣象干部人才隊伍。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的原則,優化氣象干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評價、流動和激勵機制,培養造就堪當時代重任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特別是優秀年輕干部,打造國際一流的氣象戰略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氣象青年科技人才后備軍。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中國氣象局黨組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推動新時代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